带7岁儿子在温哥华留学两年,关于快乐教育与学英语我想说 …
在国外的这几年,儿子的变化常常令我惊讶,有时甚至无法接受,常不由地感叹自己是否在被这个分秒变幻的世界所遗弃?
本文由花友@天堂是一条路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
一直想静下心来把福娃在温哥华留学的这段生活用文字记录下来,但总是因为各种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没有动笔,归根到底还是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懒惰所致。
现在,福娃已经从温哥华转学到芝加哥了,第一学期也即将结束。由于在温哥华读的是公立学校,在芝加哥读的是私立学校,刚进芝加哥的学校时,福娃所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,幸运的是,他的适应能力很强,很快就适应了新学校,而我至今仍然感到迷茫无措,每天都渴望着早日能回到中国。
在国外的这几年,福娃的变化常常令我惊讶,有时甚至无法接受,常不由地感叹自己是否在被这个分秒变幻的世界所遗弃?美国和加拿大虽然同属北美地区,说着几乎同样口音的英语,也都是当年欧洲的殖民地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,但其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却还是有比较大差异的。
美国,在很多方面其实与中国很相似,比如美国人很勤奋、追求金钱和物质,生活节奏很快,你会感受到美国的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紧张的竞争的气氛;而加拿大,是一个全民福利国家,他们的生活悠闲自在,工作也是不紧不慢。学校老师经常告诫家长的是,不要PUSH你的孩子,几乎每个加拿大人都特别温和友好。到美国来之后,我才真切地体会到,加拿大才是生活的地方,美国是奋斗的地方,想要闯荡一番的年轻人应该来美国。
记得我和福娃是2015年8月下旬到温哥华的。那时福娃刚7岁零三个月,在国内读完一年级。因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不能顺利地和别人交流,在美国的小妹不得不飞到温哥华来帮我们先安顿下来。非常幸运,我们马上租到了距离学校仅3分钟车程的房子,房东一家人给了我和福娃很多的帮助和关心,并没有把我们视作房客,而是他们家庭的一个成员,这是非常好的开端,预示着我们将在温哥华度过美好的两年。我和福娃都满心期待。
福娃就读的学校Canyon heights elementary school 是北温(大温哥华地区)排名比较靠前的一所公立学校。之所以选择北温,是因为北温的学区教学质量较高,这里聚居的中国人还不是很多(在温哥华的中国人比例很高),这样福娃就可以完全置身于一个完全英语的环境,毕竟,我们来温哥华的目的,学习英语是放在第一位的。
学校的设施很一般,即使和中国很普通的小学比,那也真的称得上简陋。学校从幼儿园到七年级,每个年级两个班,每个班最多不超过24人,总共有近400人。国外学校的老师都没有办公室,办公室就在教室里。校长的办公室就在接待室后面的一个小屋里,整个学校负责处理校务工作的包括校长在内就5个人,这与国内庞大的后勤部简直没法比。学校的操场连塑胶跑道都没有,就是未经处理的地面,洒上一层细沙。这就是公立学校的普遍情况。
而福娃,从成都一所小有名气的将近4000人公立名校转到这样一所普通而简陋的小学校,他会有什么反应呢?说实在的,我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。这个学校的硬件设施很普通,那么软件呢,教学质量如何呢?
福娃被分在二年级Ms.Kan的班级,据说这是一名资格很老的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。初次见面的时候,我一看怎么是一个中国人,顿时有些失落。是中国老师,那福娃怎么学到地道的英语啊?当然是我错了。Ms.Kan是台湾人,她不会说中文,她已经是加拿大的第二代移民了。后来的事实证明遇到Ms.Kan也是福娃的幸运,虽然她不会说中文,但是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还是和我们一样的,所以和她交流起来就会觉得亲切,没有与西方人交流时的那种天然的文化隔阂。
学校专门为新来的英语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设置了ESL课程,有专职老师上课,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每周上一到三次,每次就两三个学生。ESL课对福娃的英语帮助很大,福娃在国内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英语培训上,几乎是英语零基础来到温哥华的,但三个月后,他已经能听懂老师讲课并和同学们很顺畅地交流了。这一点是略为让我感到惊讶的,因为福娃并不是那种有语言天赋的孩子,但能这么快进入到英语语言环境,连学校的ESL老师也对他大加称赞。
后来我仔细分析了一下福娃的情况,有以下几点原因或许是他能很快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关键因素,在此与大家分享:
第一,福娃渴望交朋友,在一个崭新的陌生环境里,小孩子最渴望的就是有自己的朋友,这种欲望催促他努力地去倾听勇敢地去表达,要掌握一门语言,首先要在生活中去学习。与他相比,我尽管参加了英语培训班,但学了英语却没有机会运用,还是停留在低水平。福娃交了不少朋友,几乎每个周末都有人请他去家里玩,在与这些朋友一起玩、做游戏,是语言能力提高最快的一种方式,不用刻意去学说话去背单词,在玩乐中英语自然而然地就从嘴里吐出来了。
第二,福娃热爱运动。北美地区的人崇尚运动,他们认为“strong body makes strong mind”。刚到北温我们就注册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成员。北温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很丰富,有各种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文化和运动项目,费用都不高,这就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公共福利水平。
滑冰和游泳正好是福娃喜欢的运动项目。尤其是滑冰,加拿大是冰雪运动的大国,冰球运动在加拿大很流行也很受青睐,就像中国的乒乓球是国球一样,冰球也是加拿大的国球。有的孩子刚学会走路,父母就开始让他们学习滑冰。当我第一次看见三岁的孩子穿着短小精致的冰鞋在冰上滑行的时候,真是难以置信。很快福娃的滑冰水平就达到了可以参加冰球运动的级别了,经过测试,第二年就加入了一支冰球队。在冰球队的这一年,不仅提高了英语交流能力,(冰球队的孩子谈论的话题和学校的孩子又不同了)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吃苦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。
除了滑冰和游泳,福娃还打网球(第一年每周三次)和骑马(周末一次),直到加入冰球队,实在没有时间打网球和骑马,不得不暂时放弃。第二年的下半学期,由于冰球季结束,时间空余出来了,又进入游泳队训练了几个月,四种游泳姿势全部掌握了,每周三次的游泳训练强度也使他的身体更健康。在加拿大的两年,福娃几乎没有感冒过,可真是给我省了不少事。
温哥华的冬天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滑雪,有好几个非常不错的滑雪场,其中Grouse Mountain 就在我们家后面,十分钟不到的车程,如此便利的条件,如果错过了那真是太可惜了。而且,最难得的是这里的滑雪学校对教孩子滑雪已经有一套成熟的系统。由于有滑冰的基础,福娃很快就学会了滑雪,这对于在中国南方生活几乎很少看见雪的孩子,可真是来之不易的机会,怎能放弃?于是我们利用非常有限的时间上了几次滑雪课,然后集中一个圣诞假期再加强训练,现在福娃滑雪已经达到5级水平。
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而且能锻炼孩子的意志力。大冬天的周末,别人还在被窝里睡觉的时候,福娃已经在冰场打冰球了。另外,参加体育运动也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好的方式。他需要和同伴们学会相处,也要听从教练的指导并要严格遵守训练和比赛的规则。这些都是书本上和课堂上没有的,只有跻身于现场和实践中,才会学到悟到。
第三,福娃喜欢玩也很会玩。一开始我对他成天想着怎么玩很是反对,那时他刚来还比较小,当时孩子们之间就流行玩Pokemon的游戏,福娃很痴迷,他不仅在学校玩,回家后把Pokemon 的动画片从Yotube上找出来看,几乎一集不落。因为是英语动画片,我这个实用主义的妈妈,想着可以籍此提高他的英语听说能力,就没有阻止。不得不说,这一系列的动画片虽然没有多少价值,但因为孩子是怀抱着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去看的,效果真是非常明显的。第一年结束后,福娃已经不用上ESL课了,也就是说,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已经达到了加拿大孩子的平均水平。
说到是否让孩子看动画片,我觉得还是要分情况的。首先是要选择优秀的动画片,其次每天要控制时间,一般半小时为限。可惜国内的动画片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,所以还是要谨慎选择。而在温哥华读书的这两年,有一部动画片Wild Kratts给福娃在学习语言和扩展知识面方面是功不可没的。主要讲各种动物的习性,它不是一味地单纯讲述动物的各种特性,而是用故事的形式来展现,故事有情节有冲突,正反两面人物都有,画面制作的非常有趣,每次孩子都看的津津有味。直到这次转到芝加哥私校读书,我才知道福娃为什么喜欢上科学课。因为他了解好多动物的习性,每次讨论的时候他都有言可发,估计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。
第四,阅读是提高英语读写能力的基础。英语听说关过了,并不代表你的英语读写能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上去了,这是两个概念。所以,大量地阅读是必不可少的。北温的图书馆向所有居住在这里的人免费开放,小孩子的书籍特别丰富,按照阅读水平进行分级,你可以有很多的选择。国内的童书种类和数量简直没有办法和西方国家的儿童书籍相比,更勿用说童书的质量和水平了。国外的儿童作家来自于各个领域,有的是专职的儿童作家,有的是其他领域的专家但愿意给孩子们写故事。我记得即使在国内的时候,我也多倾向于给孩子看国外的绘本和童书。它们真的让人爱不释手,即使是大人也会被吸引住。
福娃不是那种书虫类的爱读书的孩子,他更喜欢运动。但我还是对他在阅读方面有一定的要求,每天至少保证30分钟的阅读量。两年坚持下来,也读了不少的原版的英语书了。虽然写作还远远达不到要求,但我相信,阅读的日积月累一定会在写作上开花结果。
在加拿大公立学校,小学阶段四年级以下的孩子是没有家庭作业的,唯一的要求就是回家要读书,你可以读任何你喜欢读的书。平时在学校的课程也不多,数学很简单,科学课、音乐课,还有一些活动,也没有考试。这些课程都像做游戏一样,对孩子毫无压力,也难怪福娃喜欢去学校上课,那就是在休息。
这样一比较,国内的孩子在做题的时候,国外的孩子在读书和运动,谁会走得更远更长呢?
我觉得是有利有弊,关键是要把握好度。也不能一棒子把做题就打死,毕竟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必须要经历各种考试,如果不练习做题,也不能取得好的成绩,哪个大学又不看成绩呢?除非你是另类真正某个领域的天才。单纯从快乐成长这个方面来说,福娃是幸运的,他没有像国内孩子那样天天做题,在这里,他天天都要参加运动项目,又有朋友一起玩,尽管在异国他乡,他总是很快乐,每天都盼着去上学。(并不盼着回家,因为我要给他额外的功课,继续中文和数学学习。每天还要弹30分钟左右的手风琴)为此,他和我的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。
中国的妈妈从来都不停歇让孩子铆足劲儿超前奔,我也不能逃离这个俗套。第一学年结束后,福娃的英语已经达到可以自如地交流了,于是我准备让他申请美国的私立学校。美国的公立学校不招收国际学生,而私立学校不招收英语水平不达标的学生。通过面试,福娃被几所学校录取了,最后我们选择了芝加哥的一所私立学校。我们计划在芝加哥读两年然后再回中国继续完成学业。
在加拿大公立学校的两年,完成了我们设定的基本目标,即英语要达到国外孩子的平均水平。如果继续在加拿大公立学校读下去的话,孩子要再回中国继续读书是很难再适应了。因为加拿大公立学校的学习环境很轻松,整个教学目标就很低,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也不高,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福娃很难在学业上勤奋刻苦,因为他周围的朋友大多数不追求学业要非常优秀,他自然也随波逐流。
现在他的英语已经达到可以申请美国私立学校的要求,美国的教育资源更为丰富,教育质量也胜于加拿大,更何况是私立学校。所以,在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比较利弊之后,我们决定转到芝加哥读书。选择芝加哥还因为我的小妹在那里,她的儿子和福娃几乎同龄。有家人在身边,对我这个陪读妈妈来说,异国他乡的日子就没有那么难熬了。
“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”,福娃还没有读万卷书,但已行了不止万里路,在不同的国家经历了不同的文化,交了不同种族和民族的朋友。两年后的他又会有什么变化呢?我依然是充满期待但又有些不安,因为他已经长大了,而且他的思想越来越独立,我应该感到欣慰,但我却很焦虑,因为他非常乐意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,并很享受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生活,可我们终究是要回中国的,那才是我们的根和源,无论走多远离开多久,都要回归的家园。然而,福娃也许不这么想……
相关阅读:
感谢订阅 “小花生网”
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
周一:英文原版书开团
周二:真实教育实践
周三:怎么阅读,怎么学英语
周四:看世界,开视野
周末:新知、观点 & 新书预告